分类目录归档:开发

软件开发相关

从Code Review 谈如何做技术

(这篇文章缘由我的微博,我想多说一些,有些杂乱,想到哪写到哪)

这两天,在微博上表达了一下Code Review的重要性。因为翻看了阿里内部的Review Board上的记录,从上面发现Code Review做得好的是一些比较偏技术的团队,而偏业务的技术团队基本上没有看到Code Review的记录。当然,这并不能说没有记录他们就没有做Code Review,于是,我就问了一下以前在业务团队做过的同事有没有Code Review,他告诉我不但没有Code Review,而且他认为Code Review没用,因为:

1)工期压得太紧,时间连coding都不够,以上线为目的,

2)需求老变,代码的生命周期太短。所以,写好的代码没有任何意义,烂就烂吧,反正与绩效无关。

我心里非常不认同这样的观点,我觉得我是程序员,我是工程师,就像医生一样,不是把病人医好就好了,还要对病人的长期健康负责。对于常见病,要很快地医好病人很简单,下猛药,大量使用抗生素,好得飞快。但大家都知道,这明显是“饮鸩止渴”、“竭泽而渔”的做法。医生需要有责任心和医德,我也觉得程序员工程师也要有相应的责任心和相应的修养。东西交给我我必需要负责,我觉得这种负责和修养不是”做出来“就了事了,而是要到“做漂亮”这个级别,这就是“山

阅读全文

本条目发布于。属于开发分类。作者是
分享到:

NHibernate 中使用 nvarchar(max) 类型 – 冠军

在 NHibernate 中使用字符串类型,默认会映射到字符类型,在 SQLServer 中,NVARCHAR 类型最大长度是 4000 字符,如果超过 4000,比如使用 SQL Server 中的 nvarchar(max),那么就需要特别配置。

比如说,我们在实体中定义了一个名为 Content 的字段。

public virtual string Content { set; get; }

默认情况下,对应的数据库字段定义会自动生成为

Content NVARCHAR(255) null

如果我们希望它的长度是 NVARCHAR(MAX) 怎么办呢?

很容易找到的说明是使用 StringClob 类型,这是 NHibernate 内部定义的一个类型,用来说明这个字段是一个长字符串类型,你的字段属性是字符串类型?没有问题,NHibernate 知道这一点的,你完全不用修改你的实体定义。

<property name=”Content” type=”StringClob” />

那么,你就会看到现在对应的数据库字段定义修改为了你的目标。

Content NVARCHAR(MAX) null

 StringClob 太诡异了,你不想使用这个办法,其实也可以直接指定数据库中的字段类

阅读全文

本条目发布于。属于.NetWEB分类。作者是
分享到:

NHibernate 中使用 nvarchar(max) 类型 – 冠军

在 NHibernate 中使用字符串类型,默认会映射到字符类型,在 SQLServer 中,NVARCHAR 类型最大长度是 4000 字符,如果超过 4000,比如使用 SQL Server 中的 nvarchar(max),那么就需要特别配置。

比如说,我们在实体中定义了一个名为 Content 的字段。

public virtual string Content { set; get; }

默认情况下,对应的数据库字段定义会自动生成为

Content NVARCHAR(255) null

如果我们希望它的长度是 NVARCHAR(MAX) 怎么办呢?

很容易找到的说明是使用 StringClob 类型,这是 NHibernate 内部定义的一个类型,用来说明这个字段是一个长字符串类型,你的字段属性是字符串类型?没有问题,NHibernate 知道这一点的,你完全不用修改你的实体定义。

<property name=”Content” type=”StringClob” />

那么,你就会看到现在对应的数据库字段定义修改为了你的目标。

Content NVARCHAR(MAX) null

 StringClob 太诡异了,你不想使用这个办法,其实也可以直接指定数据库中的字段类

阅读全文

本条目发布于。属于.NetWEB分类。作者是
分享到:

C语言结构体里的成员数组和指针

单看这文章的标题,你可能会觉得好像没什么意思。你先别下这个结论,相信这篇文章会对你理解C语言有帮助。这篇文章产生的背景是在微博上,看到@Laruence同学出了一个关于C语言的题,微博链接。微博截图如下。我觉得好多人对这段代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,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。

zero_array

为了方便你把代码copy过去编译和调试,我把代码列在下面:

#include <stdio.h>
struct str{
    int len;
    char s[0];
};

struct foo {
    struct str *a;
};

int main(int argc, char** argv) {
    struct foo f={0};
    if (f.a->s) {
        printf( f.a->s);
    }
    return 0;
}

你编译一下上面的代码,在VC++和GCC下都会在14行的printf处crash掉你的程序。@Laruence 说这个是个经典的坑,我觉得这怎么会是经典的坑呢?上面这代码,你一定会问,为什么if语句判断的不是f.a?而是f.a里面的数组?写这样代码的人脑子里在想什么?还是用这样的代码来玩票?不管怎么样,我

阅读全文

本条目发布于。属于开发分类。作者是
分享到:

C语言结构体里的成员数组和指针

单看这文章的标题,你可能会觉得好像没什么意思。你先别下这个结论,相信这篇文章会对你理解C语言有帮助。这篇文章产生的背景是在微博上,看到@Laruence同学出了一个关于C语言的题,微博链接。微博截图如下。我觉得好多人对这段代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,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。

zero_array

为了方便你把代码copy过去编译和调试,我把代码列在下面:

#include <stdio.h>
struct str{
    int len;
    char s[0];
};

struct foo {
    struct str *a;
};

int main(int argc, char** argv) {
    struct foo f={0};
    if (f.a->s) {
        printf( f.a->s);
    }
    return 0;
}

你编译一下上面的代码,在VC++和GCC下都会在14行的printf处crash掉你的程序。@Laruence 说这个是个经典的坑,我觉得这怎么会是经典的坑呢?上面这代码,你一定会问,为什么if语句判断的不是f.a?而是f.a里面的数组?写这样代码的人脑子里在想什么?还是用这样的代码来玩票?不管怎么样,我

阅读全文

本条目发布于。属于开发分类。作者是
分享到:

让HP smart array P400 支持esxi 5.5 识别2t以上磁盘阵列

这个最便宜的支持esxi的卡由于需要连接了8块2t的盘,结果发现esxi安装界面能认到阵列,但是容量为512b,无法正常使用。翻了不少百度贴,只有说不支持或分一堆小盘,进esxi后再组成大盘的办法。去google找了好久,找到了一位俄国大神的留言,修改了2个hp提供的驱动,让P400支持了esxi 5.1-5.5能够识别2t以上的阵列。
文件在此
http://pan.baidu.com/share/link?shareid=2613424796&uk=3207347482
安装过程如下:
打开esxi的ssh。
传输解压后的驱动去esxi。
ssh到esxi后,执行如下命令:
esxcli software acceptance set –level CommunitySupported
esxcli software vib install -v /esxi-510-cciss-hpsa/block-cciss-5.1.0-2alex.x86_64.vib
esxcli software vib install -v /esxi-510-cciss-hpsa/scsi-hpsa-5.1.0-2alex.x86_64.vib

本条目发布于。属于Linux分类。作者是
分享到:

无插件Vim编程技巧

相信大家看过《简明Vim教程》也玩了《Vim大冒险》的游戏了,相信大家对Vim都有一个好的入门了。我在这里把我日常用Vim编程的一些技巧列出来给大家看看,希望对大家有用,另外,也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,也希望大家把你们的技巧跟贴一下,我会更新到这篇文章中。另外,这篇文章里的这些技巧全都是vim原生态的,不需要你安装什么插件。我的Vim的版本是7.2

浏览代码

首先,我们先从浏览代码开始。有时候,我们需要看多个文件,所以,传统的做法是,我们开多个tty终端,每个tty里用Vim打开一个文件,然后来回切换。这很没有什么效率。我们希望在一个Vim里打开多个文件,甚至浏览程序目录。

浏览目录的命令很简单:(你也可以直接vim一个目录)

:E

注意,是大写。于是,你会看到下面这样的界面:

这个界面中,你可以用 j, k 键上下移动,然后回车,进入一个目录,或是找开一个文件。你可以看到上面有一堆命令:

  • 【 – 】 到上级目录
  • 【D】删除文件(大写)
  • 【R】改文件名(大写)
  • 【s】对文件排序(小写)
  • 【x】执行文件

当然,打开的文件会把现有已打开的文件给冲掉——也就是说你只看到了一个文件。

如果你要改变当前浏览的目录,或是查看当前浏览的目录,你可以使用和shell一样的命令:

阅读全文

本条目发布于。属于开发分类。作者是
分享到:

无插件Vim编程技巧

相信大家看过《简明Vim教程》也玩了《Vim大冒险》的游戏了,相信大家对Vim都有一个好的入门了。我在这里把我日常用Vim编程的一些技巧列出来给大家看看,希望对大家有用,另外,也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,也希望大家把你们的技巧跟贴一下,我会更新到这篇文章中。另外,这篇文章里的这些技巧全都是vim原生态的,不需要你安装什么插件。我的Vim的版本是7.2

浏览代码

首先,我们先从浏览代码开始。有时候,我们需要看多个文件,所以,传统的做法是,我们开多个tty终端,每个tty里用Vim打开一个文件,然后来回切换。这很没有什么效率。我们希望在一个Vim里打开多个文件,甚至浏览程序目录。

浏览目录的命令很简单:(你也可以直接vim一个目录)

:E

注意,是大写。于是,你会看到下面这样的界面:

这个界面中,你可以用 j, k 键上下移动,然后回车,进入一个目录,或是找开一个文件。你可以看到上面有一堆命令:

  • 【 – 】 到上级目录
  • 【D】删除文件(大写)
  • 【R】改文件名(大写)
  • 【s】对文件排序(小写)
  • 【x】执行文件

当然,打开的文件会把现有已打开的文件给冲掉——也就是说你只看到了一个文件。

如果你要改变当前浏览的目录,或是查看当前浏览的目录,你可以使用和shell一样的命令:

阅读全文

本条目发布于。属于开发分类。作者是
分享到:

Python修饰器的函数式编程

Python的修饰器的英文名叫Decorator,当你看到这个英文名的时候,你可能会把其跟Design Pattern里的Decorator搞混了,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。虽然好像,他们要干的事都很相似——都是想要对一个已有的模块做一些“修饰工作”,所谓修饰工作就是想给现有的模块加上一些小装饰(一些小功能,这些小功能可能好多模块都会用到),但又不让这个小装饰(小功能)侵入到原有的模块中的代码里去。但是OO的Decorator简直就是一场恶梦,不信你就去看看wikipedia上的词条(Decorator Pattern)里的UML图和那些代码,这就是我在《 从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看软件设计》“餐后甜点”一节中说的,OO鼓励了——“厚重地胶合和复杂层次”,也是《 如此理解面向对象编程》中所说的“OO的狂热者们非常害怕处理数据”,Decorator Pattern搞出来的代码简直就是OO的反面教程。

Python 的 Decorator在使用上和Java/C#的Annotation很相似,就是在方法名前面加一个@XXX注解来为这个方法装饰一些东西。但是,Java/C#的Annotation也很让人望而却步,太TMD的复杂了,你要玩它,你需要了解一堆Annotation的类库文档,让人感觉

阅读全文

本条目发布于。属于开发分类。作者是
分享到:

Python修饰器的函数式编程

Python的修饰器的英文名叫Decorator,当你看到这个英文名的时候,你可能会把其跟Design Pattern里的Decorator搞混了,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。虽然好像,他们要干的事都很相似——都是想要对一个已有的模块做一些“修饰工作”,所谓修饰工作就是想给现有的模块加上一些小装饰(一些小功能,这些小功能可能好多模块都会用到),但又不让这个小装饰(小功能)侵入到原有的模块中的代码里去。但是OO的Decorator简直就是一场恶梦,不信你就去看看wikipedia上的词条(Decorator Pattern)里的UML图和那些代码,这就是我在《 从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看软件设计》“餐后甜点”一节中说的,OO鼓励了——“厚重地胶合和复杂层次”,也是《 如此理解面向对象编程》中所说的“OO的狂热者们非常害怕处理数据”,Decorator Pattern搞出来的代码简直就是OO的反面教程。

Python 的 Decorator在使用上和Java/C#的Annotation很相似,就是在方法名前面加一个@XXX注解来为这个方法装饰一些东西。但是,Java/C#的Annotation也很让人望而却步,太TMD的复杂了,你要玩它,你需要了解一堆Annotation的类库文档,让人感觉

阅读全文

本条目发布于。属于开发分类。作者是
分享到: